第一部分 基础与背景
一、2011年—2015年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
2011年—2015年,学校以党的十八大和国家“十二五”规划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精神,以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为目标,在稳定近5000人的学历教育办学规模的基础上,以“强管理、重质量、做示范”为主线,全面实施多元化办学、“基于工作情境的小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和行为训练教育模式,强化办学硬件设施保障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实现了整体式的新提升。
(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新提升
1.重点专业建设成果丰硕。根据专业建设要求,制定了72门专业课程标准,正式使用了18门37 册校本教材和12本文化课导学案,组建完成了16支专业化师资团队。
2.中职生命教育彰显特色。学校建成高标准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阳光心社,成为全市首家中职生生命教育基地。学校被评为石家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5A级特色学校和河北省心理健康特色学校。
3.教学科研成果取得突破。教学成果荣获了省级1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科研课题荣获了国家级2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和省级2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4.校企合作领域亮点纷呈。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了现代化的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学校与联想集团、“热风”集团、大连机床集团及中通一局等企业联合举办冠名班、订单班,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搭建了平台。
5.培养层次实现新的提升。2014年,学校成为河北省首批举办“3+4”中职——本科分段培养的试点学校,探索中本一体化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取得突破。
6.继续教育助推学历提升。学校申请成为河北省首批六所中职在校生自学考试点单位,5年来累计招生750人,目前已有120人取得大专毕业证书,填补了学校成人继续教育工作的空白。
7.依法治校工作步入正轨。依据办学要求,重新修订了学校《章程》、编纂了制度汇编,实施了学校“7S”管理,通过了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复评。
(二)学校办学质量实现新提升
1.学生技能大赛屡获佳绩。学校学生荣获国家级团体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荣获得国家级个人4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1名学生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在省级比赛中,荣获省级团体14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省级个人140个一、二等奖,学校多次荣膺河北省数控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
2.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师荣获各类教学业务大赛国家级15个一等奖、58个二、三等奖,荣获26个省级一、二等奖。1人次获得国家级荣誉、34人次荣膺省级荣誉、32人次荣膺市级荣誉,3支教学团队荣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校专业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95%。
3.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就业推荐和就业跟踪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共建有100余家优质、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毕业生数与就业岗位数比例达到1:4,首次就业平均薪酬2000元以上,就业率达98%以上,对口率和稳定率均保持在85%以上。
(三)学校基础能力实现新提升
1.校园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职教大厦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总体建筑面积达到79000平方米。校园环境改造工程完成计划投资的65%,学校安全监控全覆盖等工程完成施工。学校荣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2.教学实训能力大幅提升。实训面积扩充至12131平方米,增加了1158 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从2192.5万元增加至4850万元,自建数字资源库和数字学习中心的资源达到了9.1TB。学校荣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四)学校辐射引领作用实现新提升。
1.办学成果得到广泛报道。5年内在国家级媒体刊登文章20篇,省级媒体刊登文章61篇,市级媒体刊登文章228篇。2014年7月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学校办学成绩。
2.职业培训规模增长迅速。我校共完成省、市22项、8476人的师资培训任务。5年来,共对14803人进行了短期职业培训。
3.民族教育模式获得成功。“1+2+3”西藏班德育管理模式日臻完善,5年来,共接收西藏中职班学生249人,135名同学毕业返藏。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亲切接见了我校西藏班2名学生代表。西藏中职班教育管理获得成功经验。
4.教学资源得到广泛共享。学校积极参加职教行业的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接入国家中高职资源平台和中职资源学习平台,具备同步推送功能,目前上网共享资源68689个。近5年,河北省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的12名教师中有7人经过我校名师专门辅导。
在过去五年,学校相继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和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取得了全面胜利,高质量地完成了2011—2015年发展规划中的各项任务,成功跻身于全国职业教育的第一方阵,学校办学的区域性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二、2011年—2015年学校办学基本经验
(一)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学校要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直接动力。学校要科学发展,根本靠改革、靠创新,鼓励各专业部大胆探索和试验,结合专业建设实际,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始终把打造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工作重点。学校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身特色,努力在办学理念、教育理念、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职业素质教育领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四)始终把校企融合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要为行业企业培养优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须面向行业企业开放办学,真正促进专业对接产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
三、2011年—2015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先进理念亟待更新。对先进的办学理念内化不够,按照国家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求,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结合不够密切。
(二)办学基础有待加强。尽管学校整体水平在河北省位居前列,但办学条件与全国先进省市比较存在差距,办学基础设施现状与师生工作学习需求存在差距。师资队伍无论数量、结构上,还是能力、水平上还有提升空间。
(三)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无论是在办学理念方面,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专业、课程建设方面,还是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特色不明显,更缺乏特色的提炼提升。
(四)品牌效应尚待突出。与发达地区同类学校相比,还缺乏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特别是缺乏在全国专业领域、行业领域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名牌教师和品牌专业。
四、2016年—2020年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推动对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方向。该项政策的有效推动,将极大改善创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将庞大的人力资源转为人力资本,使包括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内的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各类人员通过创业增加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在此新常态下,毕业生如何长期得到行业企业的青睐,需要学校有效融入创业创新教育,搭建创业创新教育的平台,加强职业精神及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省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对学校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会将要发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优势,现代服务业要实现嫁接提升。根据职业教育服务发展的总体要求,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在全国领域内形成整体性的品牌效应,体系化建设亟待加快进程,现代学徒制的有效机制亟待建立,校办实体的产、学、研的作用亟待有效发挥。
(三)省会职教园区的即将崛起对学校增强示范引领作用提出了刻不容缓的要求。省会总体规划中已多次强调将拓展北部职教园区功能与规模。未来五年,北部职教园区将成为面向京津的劳动力输出与技能培训一体化劳务中心,并形成华北最大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在此形势下,需要学校在办学硬件条件、基础能力、生源质量、文化建设、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等多方面进一步提升,将学校发展融入到职教园区的总体建设当中,巩固学校区域性示范引领的地位。
第二部分 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和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文化内涵和品牌特色,凸显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职教办学特色,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匠精神”,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幸福石家庄的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蓝领”水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总体目标
2016年—2020年,学校以文化内涵和品牌特色为主要发展方向,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实现专业建设体系化、师资团队专业化、教育资源信息化、校企合作实质化、创业创新教育系列化、多元办学国际化、设备设施现代化、学校管理精细化。学历教育规模稳定在4000人左右,非学历教育培训规模达到年均6000人次以上,学生实训设备总值突破5000万元,并力争成为我市职教园区建设的骨干中坚力量。到2020年,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国际办学水准的全国职业教育名校。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专业建设发展格局。省级骨干专业增至4—5个,1—2个骨干专业扩展外延,每个专业群打造1—2个品牌专业,继续提高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的全国知名度和品牌专业的影响力;在市场调研与专业研讨的基础上,开发1-2个适应我市人才需求、体现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工科与第三产业的服务类专业,增添专业发展的后劲。整体形成“工科为主、文管支撑、交叉融合、适应发展”的专业设置格局。
(二)加快教学改革推进速度。部分专业完成“现代学徒制”有效机制的探索实践;优化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公共艺术课的课程设置格局;未来五年,省、市级教科研申报和立项的课题要实现逐年显著增长,争取五年内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课题申报批准立项1-2项;多方参与、量化有法、科学有效、凸显能力的立体多元学生评价模式基本成熟;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巩固学生技能大赛成绩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在全国大赛中继续实现获奖人数和获奖项目的新突破,力争进入世界技能大赛序列。
(三)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由目前10%达到17%以上,高级工以上比例超过40%,技师以上比例达到25%,双师型教师提高到95%以上,培养出1-2名特级教师和1-2名正高级中职教师。到2018年,外聘企业高水平的教师达到教师队伍的10%左右;依托五个重点专业培养出若干名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职教专家。师资队伍整体进入全国一流领先行列。
(四)深化中职特色德育模式。将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彻始终的德育工作主线,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在行为训练教育模式中有机融入柔性德育的内涵,建立以情感人、以行导人、以心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新模式,形成一系一品的格局,着眼学生终身幸福,深化生命教育。
(五)搭建创业创新教育体系。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抓手,搭建学生创业创新成长平台,建设创业创新体验馆;全面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营造创业创新教育氛围,形成学校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校本模式的雏形,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六)加快数字校园建设进程。建立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应用便捷的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云平台,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和设备设施的应用水平。
(七)完善校企共建双赢平台。稳定100家以上优质的校企合作企业,在教科研、学生实习和就业等方面实现双赢、共谋发展;每年至少开办2个以上订单班。
(八)促进校办实体产教融合。学校总公司及子公司2年内平稳运营并实现收支平衡,3年后年净收益增幅不低于上年度的10%;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工作,促进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结合,搭建学校师生就业和创业平台,推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九)实现生源质量逐年提升。在学历教育招生数量每年1000人以上的基础上,以“3+4”中职—本科招生拉动生源质量的逐年提升,基本实现录取分数线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大体相当”。
(十)促进办学功能多元发展。获得完备的培训收费资质,完善骨干师资培训、“三支队伍”培训、复转军人培训和归侨侨眷培训基地的功能,打造2—3个社区教育品牌,培训规模年均突破6000人次;构建我校继续教育立体多元的成人学历教育平台,与两所大学共建远程教育教学点,并在2016年实现专、本科开始招生;开发与国际职教机构的合作项目1—2个,并与国外院校建立“2+3”联合培养机制。
(十一)突出环境建设文化品位。在校园整体改造工程的基础上,将现代学校风格与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完善校园环境文化的布局,彰显学校核心理念,提升环境文化品位。
(十二)保持办学实力区域领先。校园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学校的建筑面积持续增长;实习实训设备总值突破5000万元,硬件设施方面达到与国际接轨的联合办学、外语资格考试考点、国家级职业培训所需标准。
(十三)形成现代特色管理文化。凝练学校精神、趋同文化价值、树立学校形象,并使之成为师生、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和底蕴,在追求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实现管理目标,使学校更加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使学校工作富有活力,师生富有成就感。
(十四)全面推进幸福学校建设。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教职工职业生涯成长平台,促进教职工职业素养全面发展,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建成教职工活动中心。
四、主要措施
(一)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发展路径
1.推动校企之间深度合作。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举办“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的基础上,探索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途径,实现校企之间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全方位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维度紧密契合。
2.形成新的专业建设格局。机械工程系提升数控车加工、数控铣加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区域竞争力,拓展五轴加工、模具制造、工业机器人专门化方向,形成数控加工技术的大专业格局;电气工程系立足电子与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专业,培育壮大物联网技术专业,开发与现代制造业和新能源技术人才培养相关课程;信息技术系以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为基础,推动网络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并依托“互联网+”,在课程设置、发展空间方面形成三个专业的交叉互融,实现三个专业的协同发展,拓展广域课程;学前教育系根据国家颁布的《专业教学标准》调整优化教学计划,将专业理论素质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拓展教师资格考试模块,注重学生专业内涵的培育,做到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综合、体现前沿、促进发展。
(二)优化课程结构,突出教学实践研究
1.优化综合培养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抓新教法实施、专业技能课抓课标实践、公共艺术课抓艺术素养提升,形成三者间的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2.多元发展课堂教学手段。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与慕课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在教学、课程方面深度融合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并总结归纳出相互融合的模式与方法,进而申报相关内容的省级课题并批准立项;“自主型、系统化、多元式”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形成重要理论与实践成果,在省内体现示范引领作用。
3.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最大限度丰富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资源,进而开辟“空中课堂”;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建立稳定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专业教师队伍。
4.深化学生评价模式改革。结合我校的教改实践,不断修正完善学分制的实施与推广;开展“四维四通”学生评价模式改革。即:行业企业参与评价的维度和校企评价的贯通、非课程学分评价维度和教育与教学的评价贯通、过程性评价维度和过程性及结果性评价贯通、职业技能鉴定评价的维度和技能考核与学业成绩的贯通。
(三)优化师资团队,搭建教学相长平台
1.加快专业化师资团队建设。组建四大专业群的16个专业方向团队,制定培训计划与建设方案,有序安排专业化教师团队学习培训,参加专业教学课题研究和校企合作研发,并取得相应成果。
2.完善教师进修保障机制。结合五年建设,制定新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明确未来3-5年教师的成长发展指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修订完善《关于教师业务进修的暂行规定》,根据专业发展的要求,为重点建设专业的专业师资提供培训保障,安排15-20名教师进修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高级工以上技能培训,制定教师技能培训提升计划,逐步提高专业教师高级工以上资格的比例;建设校内的骨干师资库,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对骨干教师要明确更高的目标和考核要求,并优先保证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培训和学习。
3.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进步。推进实施青蓝培养计划,明确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结对子拜师的要求和出徒的验收标准,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和督促检查,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和比武。
4.积极引进企业高技能师资。注重从企业引进、聘请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师资,制定外聘企业师资的管理办法,形成企业进课堂、课堂进企业的有效机制,加快建设客座讲师队伍步伐。未来五年,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规模稳定、结构合理、以老带新、全国一流”的发展态势。
(四)创新德育内容,深化生命教育内涵
1.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四个一”活动的基础上,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学校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让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成长成才、人生出彩。
2.建立柔性德育新模式。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生身心实际进行教育引导,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摒弃冷、横、硬的管理方式,突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心理育人、文化育人;倡导专业特色德育活动,形成一系一品的德育格局。
3.有效丰富生命教育内容。将“认识生命本质、体悟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建设生命教育馆,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在“三育融合”的生命教育模式基础上,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特色,引导广大师生优化生存状态,实现生命价值,创造幸福人生。
(五)融合教育资源,开展创业创新教育
1.注重教学改革成果实践。根据新课标和新课改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建立四个双创平台:一是立足课堂,践行新课改,提升学生四个能力的课堂平台;二是立足实训基地,提升学生四种专业能力的实训平台;三是立足教研组教科研创新平台;四是立足教授大讲堂的教师理念提升平台。
2.教育管理培育工匠精神。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精品观念。构建德育范畴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平台、吃苦耐劳精神建设平台、健康心理培育平台、合作共处勇于创新活动平台,以及职业生涯教育平台。
(六)增进校企联系,拓宽合作领域平台
1.全面丰富产教融合载体。积极参加行业协会的活动,确保专业建设紧跟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充分发挥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工作室和企业客座教授的作用,在教科研、学生实习和就业等方面实现双赢、共谋发展;以订单班开办为先导,逐步推进现代学徒制。
2.保持高质量就业态势。依托就业实习基地,使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85%以上。
(七)发挥专业优势,扩展“产、学、研”平台
1.实现实体企业规模扩展。学校实体公司根据学校专业特点逐步发展子公司,总公司和各子公司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和学校意愿,通过投资控股或参股、增资扩股、收购兼并、资产置换和重组等多种方式创新发展。
2.实现实体企业功能扩展。依托学校在专业、设备、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实现有教师设计、学生参与的对外生产加工、开发设计、技术服务和零售等业务,扩展学校“产、学、研”平台。
(八)坚持面向市场,增强办学吸引力
1.保持招生良性发展态势。加强与各市、县(市)招生主管部门的联系,建立招生网点负责人制,形成学校的招生网络,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2.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跟行业和企业的布局和发展,做好市场调研,并顺应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拓展新专业。
(九)发挥办学优势,切实提高办学效益
1.有序扩大社会职业培训。巩固已有的各级各类培训成果,制定培训制度,充分利用职教大厦、专业师资和先进设备等有效资源,遴选优质可持续发展培训项目,建立培训招生网络平台,拓宽宣传途径,公开面向社会招收培训学员,谋划和实施送教入企、送训入校、送训入社区活动,在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2.开发继续教育优质项目。研究政策,把握契机,以与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的合作为突破口,与多家大学和社会上知名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逐步创建标准化的继续教育平台。建立我校及外校人员有价值的资源信息网,实现多层次、多元化的成人继续教育招生。
3.搭建培训教师名师库。充分利用学校专业化师资团队建设的有利契机,激励学校优质师资在对外培训和继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进而形成品牌效应。
4.建立国际交流长效机制。做实中、德合作和中、新合作项目,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专业师资和前沿的专业技术,邀请国际知名教授参与教学项目建设,开始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行的模式。
(十)提升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育人实效
1.积极营造环境育人氛围。依照整体构建的原则,在硬化、净化、绿化、美化等基础上,规划校园景观,建设好文化长廊,让墙壁、板报、橱窗、报栏说话,让花园、道路、突出教室、寝室、餐厅、实训等场所环境育人氛围。
2.践行学校核心文化理念。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凝练职教中心精神,利用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通过学习育人、活动育人、生活育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善”的氛围、接受善的熏陶、引导善的行为、得到善的升华,全面践行“善”核心文化理念,并逐步形成健康的教室文化、寝室文化、餐厅文化、专业文化,体现人文气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十一)优化基础条件,强化办学硬件保障
1.扩大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扩建教学楼,新建综合实训楼,并谋划好学校操场地下三层的建设项目。
2.增强教学实训硬件保障。根据专业发展,争取上级支持,及时更新和购置实训设备,使实训设备处于全省领先的地位。
3.长期坚持节约型校园建设。加强日常管理,使学校在节水、节电、节粮、绿色、低碳、环保方面在全省名列前茅。
(十二)实施精细化管理,逐步趋向文化引领